洗腎患者營養流失怎麼辦?掌握洗腎飲食3原則

台灣健保制度完善,拜透析醫療水準之高所賜,與全民健保的實施,減輕了洗腎患者的負擔,但洗腎人口卻仍居高不下。

許多腎臟病患者在洗腎後,容易出現食慾不佳、體力下降等情形外,洗腎亦會加速患者體內蛋白質流失,導致營養不、體力不佳等狀況發生。

當洗腎改善了患者的生活品質,卻同時導致營養流失,究竟洗腎後應採取哪些飲食、攝取何種營養成分,才能避免「愈洗身體愈虛」的情形?快跟著《Hello醫師》一起了解洗腎後必知的3大飲食原則!

 

 洗腎患者吃什麼?3大洗腎飲食不可不知 

洗腎患者在進行透析的過程中,容易有營養的流失,尤其腎臟病患多為年長者或等高危險群,受年齡與就醫過程影響,常發生食慾不振、食量變小等狀況,進而導致透析患者營養不足。

洗腎患者一旦營養不即難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,洗腎病患應掌握正確飲食方法,如高蛋白飲食、補充營養品並補充足夠熱量,另一方面亦須減少攝取高磷、高鈉、高鉀食物,才可避免營養失衡及體力不足

 

洗腎飲食1. 高蛋白飲食、補充營養品

由於透析過程會帶走體內小分子蛋白質(約6~8公克,相當於1份蛋白質食物),因此洗腎患者的日常飲食與洗腎前最大的不同,即是應採取高蛋白飲食,補充足夠蛋白質,達到每公斤體重1.2~1.3公克的蛋白質攝取量,以免滿足人體每日所需。

高蛋白食物中又可分為動物性與植物性2大類型:

  • 動物性蛋白質食物:如魚肉、雞肉、豬肉、蛋奶等,皆屬動物性蛋白質食物,此類食物皆含人體所需之必需胺基酸,亦被稱作「高生物價蛋白質」,建議洗腎病患適量攝取。
  • 植物性蛋白質食物:植物性蛋白質食物包括豆腐、無糖豆漿等黃豆製品,亦有助於補足患者所需的蛋白質,對於吃素或有肉類攝取限制的患者而言,即可作為動物性蛋白質飲食的替代方案。

另外,洗腎患者應減少攝取含有低生物價蛋白質的食物,例如綠豆、紅豆、豌豆仁、黑豆等豆類;麵筋、麵腸等麵筋製品,以及花生、核桃、腰果、杏仁等堅果類食物。

 

洗腎飲食2. 低磷、低鉀、低鈉飲食:減少腎臟負擔

適合洗腎患者的4大低磷食物類型包括:

  • 五穀根莖類:白飯、饅頭、馬鈴薯
  • 深綠色蔬菜:如絲瓜、高麗菜、南瓜等蔬菜類
  • 蛋、豆類:蛋白、無糖豆漿、豆花、嫩豆腐等豆類製品
  • 魚類:如虱目魚、海帶等魚肉類

此外,當患有腎臟病時,也會降低洗腎患者代謝鉀離子與鈉離子的能力,因此建議病患應減少食用含有高鉀及高鈉的食物,才減少造成腎臟負擔機率

洗腎病患者不妨選擇高麗菜、洋蔥、小白菜、芥藍菜、甜椒、冬瓜、絲瓜、葡萄、蘋果、芒果、鳳梨、蓮霧、西瓜、柑橘等低鉀蔬果。

雖然鉀離子普遍存於各種蔬果當中,但仍可藉由簡單的飲食原則避免食用過量鉀;例如將水果切成小塊再吃,避免1次吃進過多的量,或蔬菜汆燙後,內含的鉀便會流失於湯汁中,所以只要避免食用湯汁,即可減少鉀攝取量。

烹調料理時,也應少加醬油、味精、沙茶、豆瓣醬等調味料,改以醋、酒、蔥、蒜等天然調味料為主,避免使用鉀離子含量偏高的「低鈉鹽」,選擇一般食鹽為佳。

若較無空閒時間備餐,或擔心營養成分計算錯誤,亦可考慮專門為洗腎患者設計的營養補充品,其具低磷鉀鈉特性,並含優質蛋白,熱量亦可滿足患者需求。

 

洗腎飲食3. 洗腎患者應攝取足夠熱量

因洗腎患者在飲食上有諸多限制,常因擔心吃錯食物或準備不易,讓不少患者僅敢食用幾種特定食物,甚至直接減量或不吃,以致身體未能攝取足夠熱量而體力不足、活力不佳

因此,為了維持身體機能,建議洗腎患者應從日常飲食中補充足夠熱量;每日攝取每公斤體重35~45大卡,以防生理表現改變

 

 

腎友這樣吃:易咀嚼、增食欲

洗腎常伴隨的身體不適等副作用,也易讓洗腎患者降低食欲。對於胃口不好咀嚼不易的洗腎患者,建議可多攝取質地較軟的蛋與豆腐,或是以蒸蛋或豆腐拌飯取代稀飯。

肉類則可選擇魚肉,由於魚肉比猪肉更易咀嚼好消化,較適合胃口不佳的洗腎病患食用。而烹煮魚肉時,也可加入薑絲一起煮,增加患者食慾。針對質地較扎實的雞肉與豬肉,則建議採以燉煮的方式讓質地軟化,但不宜喝肉湯,以免鉀含量過高。

食用原型食物無疑是對腎友最好的營養來源,但若有進食不易較明顯的食欲不振時,即應適時尋求營養品作為補充來源之一。如今市面上也有許多內含優質蛋白質的營養補充品,且亦針對在意風味的腎友們打造出口味多元、低糖又好喝的選擇,供洗腎後食慾不佳的患者補充營養,建議病患可先與醫師或營養師諮詢後,視營養需求與個人狀況補充食用。

 

 

營養美味又健康!一起跟著洗腎飲食菜單做

 

 

資料來源: 洗腎患者營養流失怎麼辦? 血磷控制 掌握洗腎飲食3原則 - Hello 醫師 (helloyishi.com.tw)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